很多人可能会好奇,数据分析师到底是做什么的,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:
用数据“翻译”商业世界
数据分析本质是通过数据收集→清洗处理→建模分析→可视化呈现的流程,把杂乱的数据转化为可指导决策的洞察。
比如通过用户浏览时长、购买转化率,诊断电商平台的流量承接问题;或用销售数据预测库存波动,帮助企业降本增效。
核心价值:从“是什么”到“怎么办”
描述现状:用图表展示用户年龄分布、产品复购率等“数据画像” 。
诊断原因:通过漏斗分析、归因模型,找出用户流失的关键环节。
预测未来:利用回归分析、时间序列模型,预估季度销售额波动。
落地建议:结合业务场景,输出可执行的优化方案。
▼ ▼ ▼
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,想入行数据分析,一定要搞懂以下必备技能:
技术硬实力
1. 数据处理工具:Excel:掌握VLOOKUP、数据透视表、函数公式,处理10万级以内数据;
SQL:必学!从数据库提取数据,熟练写多表关联查询;
Python/R:用Pandas清洗数据、Numpy做数值计算,适合处理百万级以上数据量。
2. 可视化与报告,其核心目的在于,学会用柱状图对比差异、折线图展示趋势、热力图呈现数据分布,让结论一目了然。
主要工具有:Tableau/Power BI、Matplotlib等。
软技能
1.业务理解力:懂行业才能做好分析!比如零售行业需了解库存周转周期,互联网行业要熟悉AARRR增长模型
2. 沟通与讲故事:把技术结论转化为业务语言。
3. 批判性思维:警惕数据陷阱!比如区分相关关系≠因果关系,验证数据来源的可靠性。
▼ ▼ ▼
对于数据分析来说,这3类人天生适合学数据分析。
对数字有天然好奇心
日常习惯:看到餐厅客流,会不自觉统计高峰时段;刷短视频时,注意到点赞量波动并思考原因。
这类人的核心优势在于,擅长从细节数据中发现问题,比如通过某商品差评率突然升高,追溯到供应链品控问题。
逻辑控
典型特征:喜欢解逻辑题、玩数独,习惯用“问题→假设→验证→结论”的思维链分析事情。
这类人在工作中,能搭建严谨的分析框架,比如用PEST分析市场环境,用SWOT评估产品竞争力。
问题解决者
典型特征:反感“纸上谈兵”,擅长把分析结果转化为行动方案,比如通过用户分层运营,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。
除此之外,这2类人需谨慎入行!
首先,排斥重复性工作,数据清洗、取数等基础工作占比超50%,需耐心打磨。
其次,缺乏业务敏感度,纯技术导向易陷入“为分析而分析”,需主动了解行业痛点。
总之,数据分析不是“高大上”的技术岗,而是“用数据解决问题”的通用能力。
无论你是想转行、提升竞争力,还是单纯对数据感兴趣,只要具备好奇心、逻辑思维和落地意识,都能在这个领域找到自己的位置。
现在就从学会用Excel做第一张数据透视表开始,开启你的数据之旅吧!
更多数据分析相关推荐:
文章来源: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上文内容不用于商业目的,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,请权利人联系学掌门小编(021-64471599-8103),我们将立即处理